少前世界观
参考https://ngabbs.com/read.php?tid=28606183&rand=916
少女前线(逆向坍塌)世界观时间线
感谢制作面包房行动时间线的@南极特工蒙德
和提供少女前线主线时间线的@贴吧-维德之拳指挥
少女前线(逆向坍塌)世界观时间线(1905~2112)
少女前线(即Girls Frontline 简称GF)
逆向坍塌(即Reverse Collapse 简称RC)
(前寒武纪)
约25.2~6.5亿年前:遗迹文明出现,并至少存活到了1亿年前(中生代白垩纪早期)(择捉岛诞生)
1905~2030:遗迹时代
一、1905~1945:前遗迹时代(早期探索)
1905年:人类首次发现遗迹
同年遗迹研究部在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成立
1908.6.30:通古斯大爆炸(具体原因为遗迹内部反应炉失控)
1938:托特组织在北豪森挖掘出一处遗迹,被命名为Urkunde 01(共发掘出三处)
1938:研究人员钻开晶格,第一遗迹附近的研究设施被炸毁。“死亡天使”约瑟夫?门格勒发现晶格内的物质可诱发危险的疾病。随后Urkunde 01被改造成大型掩体
1942:弗里兹?托特坠机而亡,同时苏联得知了Urkunde 01的存在
1945:GKO(苏联国防委员会)组建“贸易联盟”。苏军将Urkunde 01能搬动的设施全部搬走
二、1945~1983:遗迹研究高潮时代(遗迹武器化)
1945~1961:早期(塔巴沙尔-B完工,S-125设计完成)
1962~1974:高潮(美国发现坍塌液和黄色气体,造出NB-70。苏联发现愚者,造出叶梅尼亚-I)
1974~1981:晚期(苏联在巴基斯坦使用“梭鱼”,美军电磁推进潜艇下水)
1981~1983:结束(《德累斯顿公约》签署,《日内瓦公报》发表)
1948:塔巴沙尔-B动工
1950:塔巴沙尔-B完工
1951年3月4日:“老米沙”米哈伊尔?谢苗诺维奇?茨威贡出生于摩尔多瓦基希纳乌
1955:美国在南极冰架麦克默多考察站地下1.1KM处,沃斯托克湖旁发现遗迹,被命名为D-1(后来改名为“维克多-探戈”)
1956:美国在洛斯阿拉莫斯发现D-2遗迹
1957:美国成立绰号为“大筛子”的遗迹研究组织
1958年:苏联成立克格勃(KGB)第十六局(遗迹研究与保卫局),美国成立遗迹研发机构APRA
1950s:苏联在塔巴沙尔-B部署Сетунь三进制计算机
1961年1月28日:塔巴沙尔-B的“海星”设施产出“愚者”
1961年11月7日:“梭鱼”在十月革命44周年阅兵式中被展出
1962年:古巴愚者危机,美国颜面扫地,北欧诸国开始陆续退出NATO
1962:tg发现北兰岛遗迹,命名为“第二十七号甲等技术研究基地”。并发掘出了未知生命遗体,命名为“GAVIRUL”(中文名为“尉)
1962.6.22:苏联“叶梅尼亚-I”三进制控制总机投入使用
1962.11.1:东德部长会议主席奥托?格罗提渥下令对Urkunde-01遗迹进行勘探
1964:臭鼬工厂在遗迹里发现一种远胜于J58发动机的设计
1965:J64引擎开发成功
1965:美国开启“自由女神”系列实验,并成功把一块重1.5KG的金锭从位于南极冰架麦克默多考察站的D1维克多-探戈的“门”设施逆向坍塌传送到了位于中国湖的D51基地(此处可能是废案)
1965.12.19:第一遗迹(Urkunde-01)对史塔西发向凹槽上的电流信号产生了反馈
(注:遗迹使用某种特定的三进制电磁信号进行对外通讯)
1967:使用J64引擎的SR-71A侦察机试飞成功
1967.11:美国在D-9“贝塔-祖玛”遗迹发现坍塌液以及黄色气体
1968年1月:北约发动“春节攻势”,武元甲率领八万越军出击,林登约翰逊总统下令使用遗迹武器
1969.7.5:美军投放遗迹气体,人类首次在实战中使用遗迹武器
1971:塔巴沙尔-B实现“愚者”的稳定化,确定了“愚者”的正体
三进制控制总线“叶梅利亚”的改进型(Емeля-M)定型成功
“愚者”的复制个体和叶梅利亚控制体的组合体——“梭鱼”(Шyka)战略武器被纳入苏联武装力量序列
1971年5月:莱比锡大学电磁讯号监听中心和第一遗迹调查工作组被马库斯?沃尔夫命名为90wunsch。
同时东德停止遗迹勘探
1972.5:
《中美联合公报》在上海发表,中美结束敌对关系
APRA(先进计划研究局)更名为DARPA(国防高等研究计划署)
1973.5.12:OKB-10遗迹发生坍塌气体泄露事件,局势失控,苏联用核弹封闭了入口
事件后,KGB16局逐渐失去了对遗迹研究的控制能力,遗迹研究项目开始被以M?J?希尔茨薇娅为首的国立